詠春中醫診所情境圖

【皮膚養髮】淺談脂漏性皮膚炎

【衛教專欄】淺談脂漏性皮膚炎 

什麼是脂漏性皮膚炎?
●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,且時好時壞容易一再復發,嚴重程度從輕微的頭皮屑到剝離性紅皮症。
●目前沒有明確的發病原因,推測多與體質和作息有關,並且無傳染的疑慮。

好發部位
●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發作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滲出性皮膚炎,好發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,鼻翼兩側、眉毛、耳後、頭皮、前額、前胸後背等都有可能發生。
●通常發生於嬰兒期及30-60歲的中年人。

症狀
●可見皮膚發紅、出油、脫皮、搔癢,頭皮可能散有一顆顆紅色出血點,出現搔癢難耐、頭皮屑多,或是有黃褐色、油性或乾燥、結痂的鱗屑等。
●研究發現和一種黴菌相關性高,當天氣變熱、季節交替或飲食不節,皮脂腺分泌增加,提供黴菌生長的營養,導致皮膚炎發作搔癢難耐。


中醫看脂漏性皮膚炎
●脂漏性皮膚炎在中醫屬於「面遊風」、「白屑風」或「鈕扣風」,依患者體質或成因,大多與風、血、燥、濕、熱有關,這些成因可能同時出現、也會相互影響。
●當皮膚調節失衡、大量出油時,可能會干擾皮膚循環,造成發炎、搔癢、脫屑等症狀,若發生在頭皮上,就會產生大量的頭皮屑。
●而個人體質猶如黴菌的生長環境,依體質與發病症狀投以相對應的祛風、養血、潤燥、除濕、清熱等中藥,改變體質環境,黴菌自然無法生存。

日常小建議
●飲食清淡,忌食辛辣、油炸、燒烤、沙茶、麻辣鍋、菸酒,少吃重口味食物和糖,多食用新鮮蔬果、潤燥或清涼的食材,如瓜果、綠豆、薏苡仁等,若體質偏寒,可多加生薑或喝薑茶調和。
●排便順暢,讓身體多餘的代謝產物順利排出體外,減少廢物殘留在體內。
●運動流汗,與勞動流汗不同,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,增加體內代謝廢物排出,亦能排解負面情緒和過多壓力,改善皮膚的循環和通透性。
●規律作息,睡眠充足,熬夜會讓身體廢物持續積累並滯留於體內不出。
●保持穩定的情緒,減少皮膚炎發作,常見患者平日皮膚狀況穩定,一旦壓力大或睡眠品質不好,皮膚病況又反覆發作。
●患部皮膚較敏感,勿去角質、磨砂膏、蒸臉、挽臉、搔抓,洗澡或洗臉水勿過熱。

正在搔癢時...
●尤其要忌口,烤炸、辛辣、刺激的食物只會使發炎加劇。
●避免過度搔抓,可改以輕拍或沾涼水緩解局部搔癢。
●若覺得頭皮有厚厚凸起的皮屑,硬去摳抓,會形成頭皮傷口或毛囊炎,引發更多不適。建議在有皮屑處油敷1小時,使皮屑軟化後,再用梳子將皮屑梳下來,或沖洗乾淨。
●盡量避免使用髮油、髮膠等髮品,避免皮膚受化學物質刺激,造成頭皮嚴重發炎。
●選擇溫和或藥用洗髮精洗頭,以指腹按摩頭皮,勿以指甲搔抓,避免頭皮角質受到過度刺激。殘留的清潔劑可能加重皮膚發炎,務必洗淨。


給正深受皮膚炎困擾的你/妳...
●皮膚發炎之際,除了西藥抗菌消炎之外,中醫能提供體質調理,使治療更全面,讓皮膚修復更完整哦!
●皮膚脫屑與癢疹只是體內深層問題的表象,即使發炎暫時改善,仍不算是療程結束,容易很快又復發。從成因治療改善根本體質,其他症狀如失眠或便秘等也會跟著改善。除了吃內服藥和塗抹膏藥,患者也必須配合調整作息和注意飲食哦!
●讓我們一起找出病因、克服皮膚癢帶來的不便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