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兒科轉骨】做對運動好省力,啟動長高關鍵期 陳瑜亮醫師
「阿亮醫師,我家小朋友常常在運動,怎麼還是長不高?」小名的媽媽來到診間很疑惑地問著?
長高一直時父母心中對孩子的期待,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,「高」人一等讓你贏在起跑點,究竟要怎麼運動才能讓孩子長高呢?
小孩要長高,「生長板」是關鍵,生長板位於全身骨頭的上下兩端,受到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的刺激而增生的軟骨組織,新生的軟骨經鈣化後成硬骨,骨頭便常變寬。當生長板到18歲時時就會閉合完全,屆時再刺激也很長高。
●甚麼時候要開始運動?
小朋友小學開始就可以培養運動習慣,身體發展能夠均衡,肌肉有力。但是要避免運動傷害。也才不會需要長高時臨時抱佛腳。
●甚麼時候運動?
晚睡是長高殺手,運動後身體會發熱,容易造成小孩太過亢奮睡不著,建議睡覺三小時前就要運動。
●要做甚麼運動?
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兒童青少年,1天至少要運動60分鐘,體育課、通勤及遊戲玩樂的時間也要計入。
符合下列標準的運動,較能刺激生長激素作用:
一、達到一定強度,讓體溫適度增加、心跳呼吸稍微增快、流汗並且微喘。
二、適度肌力訓練。
三、間歇而非持續不間斷的運動。
「籃球」
籃球運動裡的跳躍及肌肉收縮,可以刺激生長板,而衝刺、傳球、投籃等以間歇有氧運動為主的動作,則已經被證實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。但是籃球要注意運動傷害,特別是因為碰撞造成的腳踝扭傷。
「跳繩」
研究顯示,短暫快速的有氧運動,例如跳繩,會讓生長激素的濃度在運動15分鐘後開始上升,並在運動末期達到高峰,一般建議單次運動時間為30分鐘。
●怎麼設計給孩子的運動?
因為現代小孩較忙碌,我們要慢慢養成小孩運動的習慣,平日體育課要認真上,回家跳繩300下(邊看電視或邊聽歌邊跳),假日打籃球1小時。轉骨期間認真做3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