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春中醫診所情境圖

【兒科轉骨】沒事別亂吞–淺談小兒誤吞異物

【兒科轉骨】沒事別亂吞–淺談小兒誤吞異物 陳瑜亮醫師

家中小寶貝在某些時候很不受控,甚麼東西都會往嘴裡塞。據統計,發生個案以一至三歲嬰幼兒最多,而有將近40%的異物吞入不會造成任何症狀。異物種類五花八門,最多是錢幣。其次是髮夾、別針、鐵釘、電池、吸管、牙籤,其他如魚刺、雞骨頭、果核也可見到。誤吞異物所產生的傷害分三類:一、呼吸道及消化道阻塞:錢幣、果核。二、穿刺傷害,如魚刺、別針。三、腐蝕性傷害:如電池、強酸、強鹼。

●誤吞了怎麼辦?
吞入異物的幼童通常會受到很大的驚嚇,要給予安撫使其保持鎮定。嬰幼兒吞入物品長度小於3公分,寬度小於2公分,只要經過食道大致可順利排出。若圓形鈍狀物或無腐蝕性異物在食道中無法順利往下,宜24小時內取出,否則會造成食道傷害。進入胃中要觀察3至4週,大部分都可以順利排出,過程需注意是否有無急性腹痛及嘔吐症狀。

●若圓形鈍狀物卡住呼吸道:實施哈姆立克法
要親眼看到或強烈懷疑有異物堵住且呼吸困難、咳嗽漸弱,才對嬰兒實施,若是因為感染造成水腫,要立刻就醫。步驟一:先確認有無呼吸道阻塞,觀察困難度。步驟二:搥背五下,用一手支持嬰兒頭頸,頭低面朝下,以手根垂向兩肩胛骨之前五下。步驟三:壓胸五下,抓住頭頸,像三明治的將嬰兒翻過來,向胸骨壓五下,速度不用太快。

若誤食強酸強鹼,立即送醫,攜帶誤食的腐蝕劑一同前往,禁食、禁止催吐,業不可用喝酸鹼來中和,會產生高熱,造成更大傷害。

尖銳物品如別針、針或是鈕扣式電池,需要會診專科用內視鏡取出。

雖然說預防勝於治療,但學會吞入異物處理方法,挽救寶貝免於生命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