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春中醫診所情境圖

【兒科轉骨】淺談兒童肺炎

【兒科轉骨】關於感冒不盡早處理就會變嚴重的那件事-淺談兒童肺炎 陳瑜亮醫師

「咳!咳!咳!」小明不斷咳嗽,身體伴隨發燒,明明昨天只是流鼻水而已,今天不知道怎麼了?媽媽看情況不對,趕緊送小明到急診室。後來小明診斷是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感染併發肺炎,住院治療。

肺炎是指肺部的肺泡出現發炎現象,通常由細菌、病毒、真菌感染引起,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生,但以年幼及年長者、免疫力缺乏症、慢性病引起免疫系統差的人屬於高危險族群。在台灣,肺炎跟腸胃炎是兒童住院的兩大病因。

5歲以下兒童常見病毒性肺炎,以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、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鼻病毒等。黴漿菌常見於2歲以上及學齡兒童。至於化膿性細菌肺炎,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,五歲以下兒童也可見b型嗜血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(流感併發)。免疫力不全病童中,致病原如下:革蘭氏陰性桿菌、肺囊蟲、結核性或非結核性分枝桿菌、麴菌類、念珠菌、厭氧菌、巨細胞病毒、水痘帶狀皰疹病毒、麻疹、腺病毒。

細菌性肺炎發作又急又快,也可能伴隨輕微病毒性呼吸道症狀,但不會立刻血氧過低或呼吸窘迫。病毒性肺炎則為漸進式,可能出現血氧過低及呼吸窘迫症狀。非典型肺炎(黴漿菌、披衣菌引起)出現急性症狀有:身體不適、腹痛、頭痛、懼光,無痰咳嗽會加重。

西醫治療上採症狀療法,給予止咳化痰藥、氣管擴張劑(有的支氣管收縮後痰難排出),因為大部分是非細菌性肺炎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若需使用抗生素則須要依照醫師指示給予使用。

肺炎在中醫範疇來說屬於「咳嗽」,沒有專屬的病名,但其實治療上也是採用辨證論治,細菌性肺炎屬於肺熱喘咳,臨床上用大青龍湯、麻杏甘石湯、柴陷湯清肺熱化痰。病毒性肺炎需要阻斷病毒複製,會使用清冠一號、普濟消毒飲、板藍根、大青葉、魚腥草等。血氧過低或是呼吸窘迫屬於氣脫,會使用獨參湯、四逆湯等回陽固氣。盡早截斷病情,減緩進入重症的機率很重要。恢復後肺氣陰虧虛,會用生脈飲、百合固金湯、香砂六君子湯、冬蟲夏草等藥,培土生金,補益肺氣。

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,已經是很嚴重的疾病,如果在感冒初期能夠盡早處理並截斷細菌病毒感染,則能預防變成重症。預防勝於治療,平時的生活起居調養更是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