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春中醫診所情境圖

【皮膚養髮】熊貓眼是如何養成的?

明明每天睡眠充足,黑眼圈卻如影隨形,經常看起來無精打采,那惱人的黑眼圈形成的原因究竟為何?眼周皮膚較薄,且不含脂肪細胞,加上有許多複雜的血管匯聚,造成血流的顏色容易呈現在皮下。黑眼圈形成的原因很多,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甚至與臟腑失調有關。

 

1.色素型黑眼圈:黑色素沉澱在上下眼皮,多為咖啡色,與先天遺傳、摩擦搔抓、紫外線照射、
   化妝品刺激有關。
2.血管型黑眼圈:眼周血管瘀滯或擴張,血液循環不佳導致,多為青紫色,按壓時會變淺。常見於
   過敏體質的人,因為眼睛表皮和鼻子的血管相通。其他如熬夜、流淚、用眼過度等造成眼壓過
   高,以及經前、懷孕、更年期等賀爾蒙波動造成水腫,也會影響眼周循環。 
3.結構型黑眼圈:並非真的黑眼圈,而是因結構問題造成眼周看起來相對暗沉,多為黑色或膚色。
   先天眼眶凹陷,加上後天老化產生的淚溝、眼袋、細紋,以及眼眶骨流失、蘋果肌下垂等,都會
   加深眼下陰影。

 

以中醫的角度來說,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,黑眼圈與全身臟腑氣血的調節也會有關聯。熬夜、疲勞導致肝腎虧虛,壓力、情緒導致肝鬱氣滯,飲食不節導致脾虛生痰濕,肺氣虛的鼻過敏患者,及瘀血體質者,只要造成經絡受阻都可能產生黑眼圈。治療除方藥調理身體外,也可搭配針灸改善眼周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