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兒科轉骨】如何鼓勵家裡小寶貝運動,促進長高?-陳瑜亮醫師
「阿亮醫師,我們家小朋友整天打電動,都不想出去,怎麼辦?」焦急的媽媽問了我這個問題。
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,依賴3C跟網路社群媒體,不用說運動了,連走動的時間都變很少。兒童發育長高的時間又是這麼有限,怎麼鼓勵孩子運動?
1.調整對運動的負面印象:要強調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,很喜歡且鼓勵孩子運動。
❌以下是NG的話語:
「你看都不運動,所以才長不高。」
「誰誰誰都在運動,你這麼懶,都在打電動。」
✅你可以說:
「打球或跑步可以培養自我規範,成績會更好喔!」
「打球活化腦細胞,腦袋思考會更快速。」
孩子還在成長,負向的言語看似要給予正確觀念,但其實充滿比較,孩子叛逆的心一起來,溝通化為零。
2.運用BABY STEP,循序漸進:
👉設立階段性目標
第一週先跳繩5分鐘,關心運動前後狀況,給予信心與鼓勵
第二週變成6分鐘,慢慢加上去。
跑步的話可以先從10分鐘開始,再增加為15分鐘。
3.給予小獎勵:承諾達成目標,給予獎勵。
例如:可以吃大餐、開放打電動2小時。3個月達成大目標,可以買想要的玩具、圖書、用具等。
4.善用兄弟姊妹與同儕:營造團隊合作模式,讓孩子覺得不跟上不行。
「你跟哥哥一起跳,跳完就可以看電視了。」
「同班的小明已經做到跳繩一週了,我們趕快來做吧!」
5.以身作則:家長自己也要養成運動習慣,花一點時間陪孩子一起跳繩,爬樓梯。順便聊聊心裡話,可以發現孩子的很多值得肯定的優點喔!
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,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,運動習慣的養成絕對好過滑手機,從我們自身做起,帶著孩子一起動一動,擺脫3C的束縛。